7月16日,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廳、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農業工程學會指導,海南大學、海南省農業工程學會主辦的薯類全程機械化生産技術現場演示會在儋州市海頭鎮召開,邀請國内知名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交流。
薯類全程機械化生産技術現場演示會在儋州召開。圖源自海南省科學技術廳
海南地處熱帶,氣候環境優越,其獨特的沙質土壤為甘薯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然而,由于農業機械化水平低下,導緻甘薯生産作業成本高,高溫高濕環境影響了人工作業質量,影響銷售。對此,海南大學楊然兵教授團隊研發了适用于海南沙質土壤的甘薯全程機械化、智能化裝備12種。
甘薯開溝起壟覆膜灌溉施肥移栽一體機可同時完成旋耕、開溝、起壟、移栽、覆膜、鎮壓、施肥、澆水八個作業環節,滿足了熱區秧苗采摘後直接移栽種植的獨特農藝要求;4UZL-800型自走式甘薯聯合收獲機可一次完成甘薯的單壟低阻挖掘、低損去土、薯類收獲及定量收集,也可适用于丘陵地區坡地、梯田、小地塊等薯類的挖掘收獲作業;智慧作業管控平台包括氣象監測、智能農機具管理、無人駕駛管控、智慧水肥等功能,實現了甘薯生産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農業機械無人駕駛系統直線導航精度小于2厘米,實現了全過程的無人駕駛作業……此次會議對甘薯全程智能化生産系統中的代表性裝備進行了集中演示,讓到場人員對甘薯機械化、全程化、智能化生産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近年來,海南大學高度重視農業機械的發展,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自身發展的特色,先後獲批“農業農村部熱帶高效農業智能裝備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和農業農村部“南繁育種全程機械化科研試驗基地項目”,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突破。
下一步,海南大學将以需求為導向,加強農業機械化工程學科建設,推動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更多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智能農機技術人才,為智能農機裝備與技術推廣應用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繼續加強科研工作,積極探索智能農機發展方式,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來源:海南科技,https://mp.weixin.qq.com/s/_tFncSfVOWw5HvbYaFkH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