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鍛煉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培養一批有擔當、有理想、有作為的精英青年。2019年7月25日,我院緻遠班開展了為期十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本次社會實踐分為兩部分:以“建功新時代,扶貧有我行”為主題的扶貧調研和以“青春心向黨,緻遠在路上”的紅色宣講。

實踐前兩天,實踐團來到了此行的第一站——小嶺村。第一天,實踐團與小嶺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王華偉開展了座談會。座談會上,王隊長等幹部為同學們講述了小嶺村在扶貧、農業、商業、黨建等方面的情況,同學們就自己的想法提出引進電商和發展特色産業等來為小嶺村解決貧困問題。次日,實踐團按區分組走訪小嶺村的各家各戶。在走訪過程中,同學們深入村莊,與農戶友好交談,加深了對小嶺村發展狀況和農戶的生活水平的了解,同時也向村民們普及了國家關于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關的政策,得到了村民們的歡迎和認同。

在臨行前,實踐團編排了一場文藝演出獻給小嶺村的父老鄉親,為村民們展現了緻遠學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樹立了緻遠形象,打造了緻遠品牌。

實踐團來到福耀新村繼續開展扶貧調研工作。福耀村是城鎮化較為明顯的城中村,分為新村與老村,村中人民生活富裕,全員脫貧,且基本達到了小康水平。在調研過程中,同學們了解到福耀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果,是因為他們對扶貧政策的靈活運用,對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将福耀村情況與大環境發展狀況的有效結合。

7月30日,緻遠實踐團遠赴“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赤溪村,開展新一輪的扶貧調研。赤溪村不僅是我國扶貧的先行站,更是我國扶貧緻富的典範。在調研過程中,同學們學習了赤溪村的優秀扶貧經驗,尤其對産業扶貧有了深刻的認識。生态立村、旅遊富民,是赤溪村的“緻富經”。

2015年磻溪鎮成為福鼎首個“國家級生态鎮”,赤溪村在政府的幫扶下,抓住機遇,順應政策,精準扶貧,加快旅遊設施建設,因地制宜,修建玻璃棧道和開發特色竹筏漂流項目促進旅遊業發展,村企共建,集體分紅,促進農民增産增收,推動赤溪村從脫貧到奔小康。兩天的調研使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村中幹部群衆落實“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十六字方針的決心,理解到“黨建引領精準扶貧”在扶貧進程中的滲透作用,領悟到赤溪作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先進性。

8月1日上午,适逢中國人民解放軍92周年華誕,借此契機,實踐團來到閩中革命烈士陵園,在此緬懷先烈。在英雄紀念碑前,同學們沉痛地朗誦悼念詞,并為先烈們的英靈獻上鮮花。随後,大家有序行至烈士墓碑前瞻仰先烈們的英雄事迹。墓志銘上樸實的文字是對先烈們華麗的一生最好的寫照,也激勵着大家珍惜當下的和平,奮發圖強,再創祖國的輝煌!

下午,實踐團在莆田市萬達廣場中庭舉行了紅色文藝彙演,為建軍節獻禮。奔走的人們被悠揚的軍歌聲吸引而來,曆史劇古田曙光更是深受共鳴。在軍隊建設的新時代,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仍然要學習紅色曆史,牢記烈士精神,為宣揚中國軍隊文化貢獻力量。

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結束了,通過此次實踐同學們了解到作為青年大學生應勇于擔當、銳意進取、創新實幹,要做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争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生力軍、引領美好新時代風尚的先鋒隊。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