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際社會對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态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重視,加快發展生物質能和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推進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措施。目前,針對生物質氣-氫氣混合燃料燃燒過程中火焰與壁面相互作用機理(FWI)的研究對于未來生物質氣-氫氣混合燃料利用所涉及的燃燒安全技術、微小尺度燃燒和新型清潔高效燃燒器設計等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近期,海南大學甄海生教授、衛之龍博士研究團隊在Fuel(IF 5.128)期刊上報道了生物質氣-氫氣混合燃料近壁面燃燒過程中CO/NO2/NOx生成排放特性的研究,聚焦于氫氣組分對生物質氣-氫氣混合燃料近壁面燃燒過程中污染物生成的作用機理。研究表明氫氣組分增加會通過其極強的反應活性有效抑制燃料氧化過程中CO的氧化反應,導緻生物質氣-氫氣混合燃料近壁面燃燒過程CO排放的增加;FWI會降低燃料的脫氫氧化效率,減少CO生成,降低CO排放,但有可能增加UHC的排放;氫氣組分增加會導緻NOx排放的增加,而快速型NOx在其中的占比會降低,熱力型NOx及通過N2O和NNH中間基生成的NOx的占比會提高;強烈的FWI會有效增加快速型NOx的生成,同時抑制熱力型NOx的産生;毒性氣體NO2排放會随氫氣組分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同時,其轉化效率會在FWI作用下有所提升。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衛之龍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甄海生教授為通訊作者。
研究團隊目前針對生物質氣-氫氣可再生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開展了廣泛的基礎應用研究,促進了對該可再生能源基礎特性的認識和理解,為該可再生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論支持。該研究得到了香港RGC項目(B-Q39F)和海南大學科研啟動經費(KYQD(ZR)-1905)資助。
全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fuel.2019.116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