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趙映
職稱:副研究員
導師類别:碩導
郵箱:zhaoying274211078@126.com
一、個人基本情況:
趙映,男,1985年出生,工學博士,海南大學副研究員,海南省拔尖人才,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機械化與裝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機學會高級會員,江蘇省拖拉機産業聯盟副秘書長。
工作以來,主要圍繞結莢豆類作物機械化生産、現代果園機械化作業、智能農機應用等領域開展科研工作,累計主持設計機具15餘台,科研業績如下:①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海南省重點研發1項,國家重點研發子課題1項,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項目1項,成都市級項目1項,及其它項目4項,參加項目33餘項;②授權發明專利19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64餘項;③發表SCI/EI及核心期刊論文40多篇,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20篇,其中SCI檢索7篇(中科院一區TOP 3篇),JCR二區3篇,JCR四區1篇,EI檢索4篇;④主編[青毛豆收獲機設計與優化]專著1部,參編專著1部;⑤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1項,中華神農獎三等獎1項,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獎1項,江蘇農學會科技獎二等獎1項。
二、主要研究方向:
圍繞鮮食青大豆機械化收獲裝備設計、現代果園裝備設計、智能農機設計先後獲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重點研發子課題、海南省重點研發、江蘇省科技廳現代農業、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等項目支持。
三、開設課程:
機械設計、智能農機與機器人(研究生)、熱帶作物生産機械化概論、工程經濟與管理
四、近年的代表性成果
主持或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
1.海南省重點研發“青毛豆不同種植農藝系列收獲裝備研制及智能化應用”(ZDYF2025XDNY076),2025年1月至2027年12月,主持,238萬,在研;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研發任務專項“核桃精準變量施肥技術研究與示範”子任務負責人,2023.1-2025.12,40萬,執行中。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鮮食青大豆株系—螺旋梳刷脫莢機構交互作用的連續收獲機理及低損傷優化”(51805283),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主持,結題;
4.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全液驅鮮食青大豆收獲及青稭稈還田技術與裝備研發”(cx(20)3064),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30萬,主持,結題;
5.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科研項目“丘陵果園機械化作業裝備研發與示範”(NSAC2020AR03),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萬,(主持),已結題;
6.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園藝拖拉機整機結構設計及強度優化” (2016YFD0700901-2),2016年7月至 2020年12月,30萬,(主持),已結題。
主要榮譽及教學科研獲獎情況:
1.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第6),“芋頭高效規模化種植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FCG-2019-2-127-06R);
2.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第8),“莖葉類蔬菜機械化生産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研究開發”(2019-KJ134-3-R08);
3.2021年江蘇省農學會科技獎二等獎1項(第6),“鮮食青大豆新品種及綠色高效生産技術集成與推廣”;
4.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獎優秀獎(第9),“莖葉類蔬菜生産全程機械化作業技術與裝備”(20199247)。
代表性論文:
✭代表論著:
1.2022年,《鮮食大豆收獲關鍵技術與裝備設計》,中國農業出版社,主編,22萬字;
2.《甘蔗全程機械化的現狀與思考》,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17年12月,參編/編委。
✭代表論文:
1)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epoding of fresh green soybean harvester based on EDEM,Biosystems Engineering,SCI檢索,JCR1區,IF 4.4,2025,第1作者;
2)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no-tube seeder for wheat sowing,Soil & Tillage Research,SCI檢索,JCR1區,IF 6.5,2020,(通訊作者);
3)Parametric optimiz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multi-fertilizer mixing by air blowing and blade stirring based on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s,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SCI檢索,JCR1區,IF 6.67,2023(通訊作者);
4)Ying Zhao, Test and evaluation of driving comfort of rice combine harvester,PLOS ONE ,SCI檢索,JCR 2區,IF 3.752,2023,第1作者;
5)Ying Zhao,A comb-brushing-type green soybean pod harvesting equipmentDesign and Experiment,PLOS ONE ,SCI檢索,JCR 2區,IF 3.752,2023;第1作者;
6)Research and experiment on the trenching performance of orchard trenching device,Scientifc Reports,SCI檢索,JCR 2區,IF 4.6,2023,通訊作者;
7)A global and local integrated dynamic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for village roads region,Proc IMechE Part D: Automobile Engineering,SCI檢索,JCR 4區,2024,唯一通訊作者;
8)基于立式輥機構的青毛豆脫莢裝置力學分析與試驗,農業工程學報,2016,EI檢索期刊,第1作者;
9)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com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to green soybean,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第1作者,EI檢索期刊;
10)真空平闆玻璃在箱式太陽能集熱群的應用,農業工程學報,2011,EI檢索期刊,第1作者;
11)1KS60-35X 型果園雙螺旋開溝施肥機刀軸設計與試驗,農業工程學報,2017,EI檢索期刊,第2作者;
12)我國果園機械化生産現狀與發展策略,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7,第1作者,中文核心(高引用)。
專利:
1.自走式大豆脫機(ZL201310431953.9 ),發明;
2.自走式大豆脫機(ZL201320588756.3), 實用新型;
3.青大豆脫莢機(ZL200920039340.X),實用新型;
4.一種适單畦多行種植的豆類作物收獲機(201821234825.X),實用新型;
5.一種電動智能綠葉蔬菜收獲機(ZL201510440563.7),發明;
6.一種芋頭雙抖土收獲機(ZL20161072341.62),發明;
7.一種柔性對輥式枸杞脫果試驗平台及試驗方法(ZL201610657171.0),發明;
8.一種用于淺生山藥種植方法的專用起壟壓槽機(ZL201510469695.2),發明;
9.一種樹冠果實機械化套袋機具及其使用方法(ZL2015104696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