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實驗室是一個以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為特點,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動手能力的實踐教學基地,也是實現實踐教學、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培養并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它還可作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打下感性認識基礎,為學生下階段學習和今後的工作作必要的前期準備。機械工程實驗室自1962年組建以來,不斷發展壯大,至今已發展成為供我校20餘個專業近4000學生的實驗教學場所,2007年機械工程基礎實驗室獲得了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實驗室稱号。
機械工程實驗室下設有數控技術實驗室、計算機應用實驗室、力學實驗室、液壓實驗室、金工實驗室、金相實驗室、制圖實驗室、公差實驗室、農機應用實驗室、機電一體化實驗室、機械創新實驗、現代檢測實驗室等工程類專業實驗室。從2005年以來,實驗、實訓的硬件建設得到了學校和中央财政的專項經費支持,共獲得中央和地方共建項目資金1600多萬元,日元貸款180多萬元,新購置了USN60無損探傷儀、精密切割機、三參數扭矩測量儀、紅外線應力檢測儀、數控加工中心、數控線切割機、三維掃描儀、三維打印機等各種工程設備和儀器達400多台套,設備裝備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綜合式的大工程實驗體系,為機械工程基礎實驗室項目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工程基礎。
機械工程實驗室已具有50年的曆史,有良好的發展基礎,有一支愛崗敬業、教學經驗極為豐富的教學師資隊伍,教師隊伍中,不僅年齡結構合理,有50多歲的老教授,還有不到30歲的年輕博士,充分體現了老中青相結合的特點。目前專職、兼職實驗教學與管理隊伍共有24人,其中教授4人、副高職稱6人、中級職稱14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碩士學位15,師資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職稱結構和學曆層次都比較合理,2006年一名教師獲得了海南省高等學校實驗室實踐教學與管理先進工作者。
機械工程實驗室的教師在教學同時,積極開展科研。近5年來,承擔校級、省級及國家級教育教學課題、科學研究課題共20多項,發表教學課題、科學研究論文100多篇;申請專利20餘項,已獲批準7項;有3人次獲校、省“教學十佳”,校教師課件比賽一、二等獎,以及校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積極開展對外服務,承擔海南金江咖啡廠咖啡皮粉碎機的設計與制造、中南木材廠25噸木材運輸車研制、橡膠廠廢氣處理等多項橫向科研課題,舉辦數控技術培訓班、三維造型培訓班,為海南省的企業解決機電工程領域的一些技術問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機械工程實驗室在實驗、實踐教學方面,建立了分層次、多模式、開放式的實驗課程體系,構成了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研究創新性實驗的機械工程基礎實驗、實踐教學層次。為機械工程基礎實驗室的實踐教學體系與内容的改革積累較好的經驗。
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對本科人才培養目标,以“注重基礎、趨向前沿、反映現代、綜合交叉”為課程建設原則,制定和編寫了30多門機械類課程實驗、實踐的教學大綱。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自編和使用《AutoCAD二次開發》、《液壓技術實驗指導書》、《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實驗指導書》、《工程制圖實驗指導書》和《工程材料實驗指導書》等實驗教材和實驗教學輔助教材。同時由我系老師主編公開出版了規劃教材《液壓系統PLC控制》、《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機械設計》、《實用數控技術》、《機械優化設計及應用》、《數控技術》,其中《實用數控技術》一書獲得了2009年海南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