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及應用能力,能在機械制造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械電子及自動化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機械産品設計、制造、設備控制及生産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數學及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具有機械工程科學的知識和應用能力;
2、 具有制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3、 具有設計機械系統、部件和工藝的能力;
4、 具有對于機械工程問題進行系統表達、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論證的初步能力;
5、 初步掌握機械工程實踐中的各種技術和技能,具有使用現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 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7、 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
8、 具有國際視野、終身教育的意識和繼續學習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力學、機械工程。
四、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電子電工技術、控制工程基礎、液壓技術與氣動技術、數控技術。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産實習、課程設計、科技創新與社會實踐、畢業論文。
六、大學生素質拓展學分
該學分不作為課程學分。是指要求和鼓勵學生自主參加各種有助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課餘活動,并分層次規定相應學分要求的一種培養安排。按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技能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等方面計學分。
七、修業年限
四年
八、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九、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畢業所需學分包括課程總學分和大學生素質拓展學分,共計183.5學分。
課程總學分共180.5學分,其中課内必修課應修121.5學分,包括公共必修課應修36.0學分,學科基礎必修課應修52.0學分,專業必修課應修33.5學分;課内選修課不少于29學分,包括專業選修課不少于14學分,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不少于6學分,英語拓展選修課不少于6學分,創新創業課不少于3學分,課外實踐教學環節應修30學分。大學生素質拓展學分不少于3學分。